谢树成,1967年生,1989年、1992年和1997年分别在新浦金350vip(武汉)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殷鸿福院士。1997-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姚檀栋院士。1999-2000年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化学系访学,合作者Richard Evershed院士。2000年起任新浦金350vip(武汉)350VIP浦京集团教授。他是国际地球生物学会理事会成员、海洋负排放国际科学计划(ONCE)工作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地质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古生物学会地球生物学分会理事长、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专业委员会主任。他于200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6年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0年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4年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他以首席科学家身份先后主持了97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和111计划项目。
围绕地质时期微生物这一地质学难题,他形成了从技术方法创新到理论认识突破再到新学科拓展的系统创新链。他对地质微生物脂类的仪器分析与数据表征方法进行创新,建立了示踪古气候古环境的一系列原创性地质微生物指标。在陆地上,他利用这些指标发现了中国东部800万年以来不同时间尺度的干湿状况都表现出三极模态空间变化规律,被《Science》期刊评述为“对理解过去和未来东亚夏季风做出了多方面的重要贡献”。在海洋里,他发现了2.5亿年前最严重的动物大灭绝发生时一些地质微生物出现了两幕爆发事件,被《Nature China》以“灭绝理论:两幕式”为题进行亮点评述。他通过地质微生物的创新性工作,带动地球生物学这一新交叉学科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中国因而被国际著名学者评价为“是发展地球生物学的一支国际领导力量”。
他完成的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在《Nature》和《Science》上,他连续7年入选Elsevier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排名第1、第2)、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等奖项。他担任了《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联合主编(co-editors-in-chief)、《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编委(associate editor),以及《地质论评》、《沉积学报》和《古生物学报》副主编,8次被评为《科学通报》和《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的优秀编委。